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6篇
  免费   2872篇
  国内免费   1558篇
耳鼻咽喉   226篇
儿科学   381篇
妇产科学   153篇
基础医学   1467篇
口腔科学   554篇
临床医学   3282篇
内科学   2303篇
皮肤病学   337篇
神经病学   619篇
特种医学   1012篇
外科学   2049篇
综合类   797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475篇
眼科学   226篇
药学   3199篇
  32篇
中国医学   2860篇
肿瘤学   136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926篇
  2021年   1047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782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1416篇
  2013年   1781篇
  2012年   2575篇
  2011年   2778篇
  2010年   2491篇
  2009年   2147篇
  2008年   2157篇
  2007年   2096篇
  2006年   1857篇
  2005年   1470篇
  2004年   1034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正常人及大鼠心脏内皮素转换酶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常人和大鼠心脏各部分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conveerting en-zyme,ECE)的分布。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CE mRNA表达,同时根据外源性的巨内皮素-1转变为内皮素-1的量判定ECE活性。结果:正常人心脏各部位心肌均存在ECE,ECEmRNA表达和活性的分布特点一致:心房显著高于心室,左、右心房间及左、右心室和室间隔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鼠的ECE mRNA表达和活性分布规律与人相似。结论:正常人和大鼠心脏各组分均存在ECE,且两者的分布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02.
主动脉阻断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肺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期间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杂种上海犬(上海农科院犬养殖厂)12只,体重7~12 kg.随机分成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体外循环前、结束即刻、结束后1 h的肺功能,体外循环术后2组左、右心房内血白细胞记数以及肺水含量的变化.体外循环转流前、后分别在右肺门处随机切取肺组织(3 cm×3 cm大小)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左、右心房血白细胞记数差异无显著性,肺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组显示肺泡间质明显水肿,肺泡内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实验组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减轻主动脉阻断期间肺组损伤,保护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3.
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T细胞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SYFPEITHI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副肌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候选表位分别命名为P20、P21、P22、P23、P24。设计并合成候选表位的编码核苷酸,定向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32c( ),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出重组克隆。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Ni^2 -NTA柱亲和层析及透析纯化。纯化后的硫氧还蛋白(Trx)融合蛋白体外刺激C3H/HeJ及C57BL/6小鼠腹股沟淋巴结或脾脏单个核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其增殖。结果候选表位中P20、P21、P22、P23能有效刺激C3H鼠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增殖,P20、P22能刺激C57鼠致敏淋巴细胞增殖。结论P20和P22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通用性T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04.
大鼠延髓腹外侧区在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VL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氨基甲酸乙酯麻醉SD大鼠,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VL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结果:单侧CVLM微量注射可乐定(5nmol/100nl,n=10)不仅能明显升主动脉血压(AP)和增加心率(HR)(P<0.01),而且能增加同侧RVLM压力敏感性神经元(n=80)的放电频率(P<0.01),而单侧RVLM微量注射可乐定(5nmol/100nl,n=9),明显降低AP和HR(P<0.01)。结论:RVLM和CVLM在介导可乐定的心血管效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混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对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9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23),采用含不同剂量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进行鼻粘膜下多点浸润注射。Ⅰ组: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20μg);11组:含1:1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40μg);Ⅲ组:1%利多卡因4ml(不含肾上腺素)。采用阻抗心动图(ICG)测量并记录浸润麻醉开始前(基础值)、浸润麻醉开始后0.75、1.5、2.25、3、3.75、4.5、5.25、6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加速度指数(ACI),同时评价术中出血状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Ⅰ组和Ⅱ组在浸润麻醉开始后1.5min时MAP下降,HR增快(P〈0.01);从浸润麻醉开始后1.5minSVRI下降,CI、ACI上升,到浸润麻醉开始后6min时仍未恢复(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Ⅰ组在浸润麻醉开始后2.25、3、3.75minMAP下降,从2.25min起CI下降(P〈0.01或〈0.05)。与Ⅲ组比较,Ⅰ组、Ⅱ组出血较少(P〈0.01);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时,局麻药中肾上腺素的吸收会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推荐在鼻内窥镜手术中使用含有5μg/ml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06.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 136 0例腹部手术患者 ,关腹前于腹膜及腹腔创面涂抹医用透明质酸钠 (sodiumhyaluronate)凝胶剂 3~ 15ml,随访期间 ,2 3例患者获 2次手术探察的机会 ,观察腹腔粘连程度 ,并与同期未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剂的 2 6例 2次手术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 :腹腔粘连Ⅰ级 11例 ,Ⅱ级 9例 ,Ⅲ级 3例 ,Ⅳ级 0例 ;对照组 :Ⅰ级 1例 ,Ⅱ级 5例 ,Ⅲ级 17例 ,Ⅳ级 3例。两组轻度粘连分别为 87%和 2 3% ;两组重度粘连分别为 13%和 77%。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对腹部手术后预防腹腔粘连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由于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应用愈加广泛。大鼠在小型呼吸机辅助下,应用颈静脉插管入右心房引流血液至贮血瓶,在蠕动移液泵作用下,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变温器变温,通过股动脉或尾动脉插管注入动脉系统,建立体外循环回路。有血预充、减少总预充量和维持足够的转流流量是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总结了物理诊断学的基本特点和教授本课程时需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就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 ,并结合我院经验提出了物理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一例PACS系统中磁带库因通信通路问题引起的故障及维修过程。  相似文献   
110.
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免疫机制在自杀基因疗法旁杀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激活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自杀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炎症免疫微环境,是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的主要策略。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方面具有肯定的作用,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将自杀基因疗法与中医中药联合应用,有可能起到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提出了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新设想,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